节能减排行为公约
![cysgjj](http://www.trbnw.com/zb_users/avatar/0.png)
为什么叙利亚拒绝加入巴黎气候协定?
尽管各国都在展现积极姿态,但不可否认,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老生常谈”的分歧和博弈依然存在。 第一,“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在减缓、适应、资金、技术等具体领域将如何体现?20多年来,伴随着世界经贸格局的不断演变,这一原则正呈现被弱化和淡化的趋势。 第二,融资问题如何落实?在哥本哈根大会上,发达国家承诺建立资助发展中国家的“绿色气候基金”,在2013年至2020年每年出资1000亿美元。然而,直到2014年,“绿色气候基金”总额才勉强超过100亿美元。这个巨大的窟窿如何填补?钱款来自国家公共部门还是私人部门?今后如何统计?解决这些问题或许很难“一蹴而就”。 第三,新协议的性质如何,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美方表示,巴黎气候谈判不会达成一项从法律上要求各国减排的“条约”。
据外媒theverge报道,日前,在德国伯恩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叙利亚宣布加入《巴黎协定》--这标志着有近200个国家同意一同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变暖问题。上个月,尼加拉瓜也加入了这项协定,这意味着美国现在成为了唯一一个反对它的国家。
今年6月,特朗普总统宣布,美国将退出《巴黎协定》,除非能够展开重新谈判并达成“公平”对待美国的协议。但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表示这不可能。另外,特朗普***还计划废除掉在***时期通过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巴黎协定》是2015年通过的一项气候变化协议,它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气候变化协定之一。虽然当时尼加拉瓜和叙利亚都没有在这份协定上签字,但现在它们都改变了主意。也就是说,美国在气候领域已经被孤立。对此,世界***研究所气候变化项目负责人Paula Caballero表示,在叙利亚决定加入之后,全球社会都对《巴黎协定》表现出了比任何时候都要明显的支持,而美国的孤立地位值得特朗普重新考虑他不明智的声明,他应当让美国重新加入与其他国家一起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霍金曾经预言的超级大旱是否正在发生?
已经在发生了,包括今年河南的大旱,而且整个夏天气温高到42度,而且有很多人中暑晕倒,甚至是死亡,以往都没出现过这么严重的案例,所以个人认为这也许是地球给我们的一个警示。
近几年随着工业和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忽略了许多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两天的天灾也出现的多,又是洪水又是火山爆发的,我们应该重视起来,保护环境
据我所知霍金一般的预言都是事关人类存亡的、与世界末日人类毁灭相关的。
全球气候变化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能依靠一次或者几次地区性、区域性的极端天气变化说明某某超级气候现象已经发生,这是很不正确的。
其实从历史上来看,发生过很多次远远超过近年来国内外的干旱,就不用说下过几个世纪的暴雨,成百上千年的冰封期,这在整个地质历史时期都是很常见的,就现在的规模以及程度就说成是超级干旱,我认为是不太可信的,或者说不可能。
我觉得现在的这种级别的干旱,更多的是唤醒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态环境的敬畏,只有意识到生态环境与人类的共存、休戚与共的关系,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上,才能赢得人类的明天。
这在某种意义上阐释了世间万物也是一种生命共同体。
有研究表明,当前地球的温度比工业革命前上升了1.1℃,别小看这么点温度,它会给全球带来一系列极端天气。
从我国来看,特别是今年入夏以来,是1961年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大范围高温天气使得我国多地出现干旱,长江水位持续下降,鄱阳湖等大大小小的湖泊露出了河床,旱情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老百姓的[_a***_]生活。不仅在中国,受极端天气影响,欧洲多地也出现了严重的旱情,莱茵河、多瑙河等河流水位持续走低,甚至上游的水流出现了断流;同样在美国,加州超过***%的土地严重干旱。严重的旱情导致农作物生长缓慢,产量下降等问题。
另外长时间的高温干旱天气导致人们用水量大幅增多,再加上大量的地下水开采,陆地储水量大幅下降。有资料显示,到2050年,全世界将会有50多亿人生活在缺水地区。
最后,不管霍金的预言是否正在发生,事实明证明极端天气对全球造成的影响不可估量,人类行为严重影响地球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不加以管控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或许超级大旱真的会到来!
霍金预言了超级干旱。
无独有偶,国学***曾仕强也预言了极端天气干旱。
他警示人们:高温背后是四个缺。
缺水,缺粮,缺人,缺德。
高温引发缺水,缺水导致缺粮,粮食都缺了,人存活出生率都受影响,最要紧的是不能缺德。
缺德的人,会继续干着伤害环境和自然的事,却毫无廉耻。
从以上警示中,我们是否该有所惊醒?
我们都误认为环境保护离我们很远,口头叫几声就算表过态了,因为事情还没有影响到你目前的利益,无伤轻重,就没有痛苦。
霍金生前确实对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政策是强烈反对,认为愚蠢的特朗普,会将地球变成金星!也就是特朗普的政策会加速全球变暖,地球会变成火球。特朗普是因为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引发了霍金最强烈的斥责。
金星地表温度高达462摄氏度,是太阳系中最热的一颗行星。金星有厚厚的二氧化碳大气层,以及硫酸云,任何可见光都不可能抵达金星表面。现代的科学研究猜测,金星曾经也拥有海洋,外观与地球类似,但失控的温室效应最终导致温度失控,水份全部蒸发掉,金星也就变成了一颗不适合生命生存的高温行星了。
霍金所谓的预言,大概就是由于剧烈的温室效应,200年内地球的温室效应也会因为控制不住,将地球变得越来越像金星了,也就是越来越不适合人类生存。如果人类不能离开地球,就会与地球一起毁灭。这可能就是你说的霍金预言吧。
至于现在是不是霍金的预言正在发生,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至少,30年前已经有科普杂志在猜测温室效应的危害了。比如极端天气情况会显著增加,比如温室效应会改变大气环流,让适于人类生存的地方变得不适合人类生存。而这一切似乎确实好像在发生着。但现在的科学家同样能拿出一大摞证据来反驳。
不过想到就连“吸烟是不是有害健康”都要争论50年,才能得到一个依旧是不能获得全部学者都统一的结论,就应该明白,霍金预言的温室效应毁灭地球,这个比吸烟大几百倍的问题,要能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就更不容易了。大概只有到了无法挽回的时候,才能达成统一意见吧。但到到那个时候,这个统一意见又有啥意义呢?刻在不朽的物体上,希望下一个到访地球的智慧生物知道地球为什么会毁灭吗?
欧盟禁售燃油车时间确定!一周前多国反对,忽然达成共识?发生了啥?
但是有可能无法实现。因为产油国会考虑2035年以后欧盟禁售燃油车以后产能过剩问题,不会增产石油,而现在欧盟又对俄石油制裁,需求缺口无法解决。长期目标和短期需求无法统一。
啥也没发生,其实就是一场闹剧。西方国家唱红白脸大戏也不是一回两回了,相信彼此已是心照不宣。一周前多国反对,是为了表现西方民主社会注重程序,忽然达成共识,是因为结果早就约定好了。
一方面约定2035年禁售燃油车;另一方面欧盟考虑将锂列为有害物质。态度如此分裂,难不成欧盟在新能源上有重大突破?若是没有重大突破且能达成共识,确实有违常理啊?
与其讲,事出反常必有妖。倒不如说,充分体现了当前欧盟纠结的心态。既想做国际社会的“话事人”,又想严以待人、宽以利己。
以欧洲人动辄提及的《巴黎协定》为例,这份协定的首倡者就是欧盟,2016年11月14日欧洲议会全会以压倒性多数票通过欧盟批准《巴黎协定》的决议。在欧盟的大力忽悠下,全世界178个缔约方于2016年共同签署了该气候变化协定。
按规定,欧美等发达国家率先减排并开展绝对量化减排,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这里涉及到一个可持续性机制一一碳排放交易。截止2020年,全球碳市场交易规模达2,290亿欧元,同比上涨18%。
欧洲国家之所以大力提倡《巴黎协定》,用的是做企业的思路: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四流企业做劳务。其真实目的就是欧盟成为碳排放标准的建立者,并成为碳排放市场的主导者。理由很简单,欧洲各国已经进入了去工业化的阶段,而且紧邻天然气出口大国俄罗斯。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可以保证欧洲所余不多的工业正常运行,同时达成节能减排目标。多余的碳排放份额自然可以拿来卖给发展中国家以及工业国。
没成想,欧盟煞费苦心搞出的这一套节能减排规则标准,被2月份的俄乌冲突给打回了原形。没了俄罗斯输送的廉价天然气,欧洲各国真可谓窘态毕露,不是去砍柴取暖,就是去重启煤炭发电,一时间节能减排俨然成了笑话一一忙活了半天,原来碳排放是智商税。
这就是欧盟纠结之处,欧洲政要需要选票就必须跟着民意走,而美国掌握了欧洲的媒体宣传渠道,用道德制高点来给欧洲弄了个政治正确引导民意。例如说俄罗斯威胁到欧洲的命脉就是被美国带了方向,搞得欧洲***没得选,与俄罗斯天然气做切割的后果就只能自毁《巴黎协定》。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rbnw.com/post/12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