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脉的基带与气候变化

喜马拉雅山南坡的自然带基带为什么不是热带季雨林?
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热带季雨林?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比热带雨林多了一个“季”字,这个“季”字,应该是季节变化 ,旱季落叶,雨季披上绿装。季相有点类似于我们北方的针阔混交林。
热带季雨林是热带地区具有周期性干湿季节交替的一种类型,它是由常绿和落叶阔叶树种组成,与热带雨林相比,季相变化明显,如果与温带阔叶林相比,因为有常绿林存在,季相变化不明显。
一般来说热带季雨林分布在热带雨林外缘,界线并不是那么清晰,并逐渐过渡到季雨林,再往外过渡到稀树草原、热带草原,主要分布在非洲、南美洲赤道附近,东南亚是热带季雨林分布最大的地区。上图
为什么喜马拉雅山自然带基带不是热带季雨林,而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这要看热量是否满足,地理课上我们把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划为热带,其特征是:太阳有直射机会,太阳高度角高,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天气炎热。这种划分方法是根据天文辐射来划分的,由于所处的海陆位置,大气环流不同,位于回归线内的地区仍然达不到热带标准,热带气候特征并不明显,为此我们又要***用气温、降水标准来划分热带,>15°C,降水量>1500mm 以上才能称之为热带气候。
上图,喜马拉雅山纬度位置大约在29°N附近,按照天文辐射划分的话,已经超了热带区域范围,纬度偏高,热量明显不足。如果按照气温要求的话,喜马拉雅山自然基带的最冷月,1月气温>15度是不容易达到的。
其次印度发育着热带季风性气候,冬季尽管有高大青藏高原阻挡,但还会受西伯利亚冷高压影响,盛行来自高纬度的偏北风,相比于同纬度地区气温偏低,使这里的热量带纬度位置明显南凸,同时山地气候还有一个特点,夜间冷空气下滑,使基带天气偏凉,这就会让喜马拉雅山自然基带热量不足,无法发育成热带季雨林,反而发育成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事实上喜马拉雅山南坡已经不是热带季风气候,应把它划分为亚热带气候才更为合适些。
而东南亚地区纬度位置比喜马拉雅位置偏低了很多,这里距离赤道很近,热量资源有保证,一年又分为干湿两季,才发育成了热带季雨林。而印度尼西亚、马亚西亚位于赤道上,终年潮湿,气温高,降水量又多,发育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rbnw.com/post/14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