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

天气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天气对农业的影响可大了。农业对天气的依赖真的特别大。其他行业是没法比的。
种土豆,农村一般是在腊月底开始播种,土豆在土里过了最冷的几十天后,一般在正月的二十左右开始发芽出土,时出土的幼苗经不住太冷的冰冻。气温一般在正月二十以后开始回升,恰好能适谊土豆的生长。但要是来一场倒春寒,气温降到零下五度以下,土豆幼苗中含有大量水分,气温过低就会把这些水分全冻住,最后的结果就是死苗,欠收。
恶劣极端天气往往会导致农业欠收,甚至达到局部颗粒无收。前些年我村邻居家的一片梯田,在农历六月左右吧,天下大暴雨,从最上面的一丘田垮塌一直冲到最底下一丘田,整片田颗粒无收。真的是欲哭无泪。
种烤烟的农民特别怕下冰雹,只要冰雹一下会把烟叶全部打掉,没打落的也会打穿烟叶,打的像个筛子一样,还怎么卖?
多数的农作物都是取其果,在开花授粉时间段就特别怕连日下雨了。花粉特别轻,随风或昆虫传播受粉,这时要是连个十几天下雨,花粉被雨水淋落到地上,昆虫下雨也不觅食帮忙工作,授不了粉就结不了果,大量的果实就只是空壳,就会大面积减产欠收了。
农业因为面积太大,无法全部形成室内或棚内种植,农民只能看天吃饭,天气对农业的影响特别特别大。
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太大了!
在完全靠天吃飯的年代里,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致命的。
翻开县志:
ⅩXX年X月,大雨,河决口,冲毁城西三十村,颗粒无收。
ⅩX年,旱,域内至夏无雨,绝收者十之有七。
ⅩX年,蝗灾,蝗过处遮天避日,所到之处树叶,庄稼尽无。
几乎三五年就有一次自然灾害。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人民兴修水利,改造良田。从根本上改变了靠天吃饭的面貌,粮食生产连年丰收。
但是,一般性的灾害凭現在的科技水平和强大的国家力量已不是什么难题。极端性的自然灾害大家还需要提髙防范意识。
天气对农业生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首先,不同天气的出现,都有一个不同的过程,从天气的发展势头来分析,一种是突发性的天气,另一种是大面积的阴雨天气。
特別是大风,雹灾天气,顺息万变,破坏力极强。特别是果树,浩劫过后,一片狼迹,果实基本上没有了收成。看上去,树上长的也不少,那都是伤.恨累累。
粮食作物也是如此,小麦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反常天气。大风过后,各别的小麦出现倒伏现象,对粮食产量不会遭成大影响。
玉米就不同了,入伏时节,正是多风,多雨的复杂的季节,天气变化无常,风暴过后,大片大片的玉米,顺一个方向,大面积的伏倒。如发生在前期,玉米桔杆会自动慢慢地站立起来,不会有多大损失。玉米的生长后期就不同了,过了收粉期,玉米捧,开始进入生长,半成熟期,如发生倒伏,减产已成板上订钉。特别是横七竖八的倒伏,更容易折伤。
另一个特殊天气就是干旱。就拿今年来说吧,部分山区,干旱无雨,别说农作物,就是长在山坡上的果树旱死了。***如说,下场吉时雨,山坡上的果树就不会旱死,这是气候的自然现象,谁都沒有办法。
即便是人工降雨,也要看天气,就是阴天,有的云层带雨,有的云层就不行。
风调雨顺,是农民的丰收年。基本上讲,农作物缺水了,一场喜雨解决了。事事顺民心,就是百姓的福气。
春季风多,夏季雨多。这是古往今来,老祖宗留给后人的宝贵的财富。春季有大风,特指六级以上的大风,百日必有大雨。我曾多此做过统计,验证的准确率达百分之八十五。也有不准确的,总之,基本上还是正确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rbnw.com/post/16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