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环保卫生巾专用膜技术公司

如何看待碧桂园、美的等企业“跨界”组建口罩生产线?
到现在,已经超过3000家企业,硬核“跨界抗疫”。这些都是我们大中国的企业家,中国的好企业。
2月初,美的开始计划口罩生产,紧急协调设备***购等事宜,并在2月5日正月十二锁定生产设备。目前生产的口罩主要是满足员工自用、一线售后安装队伍的需求,以及赠予会员和消费者,如有抗疫需要,将优先支援抗疫一线。
2月13日,碧桂园通过国强公益基金会追加捐赠1亿元人民币抗疫,其中部分即用于建立口罩生产线保障口罩供应。其生产的口罩,将通过国强公益基金会支持抗疫一线,同时确保员工、合作伙伴、施工企业的口罩供应。
“跨界”这一词,日常中偶有耳闻,但是如今房企跨界生产口罩引起大家的关注,不知是否能顺利生产?生产的情况如何?质量如何?等等一系列问题迎面而来。但是碧桂园用实际行动证明这一切的可行性,“从无到有”的过程,碧桂园用了25天,经历了多少困难实在难以想象。
碧桂园从3月5日,生产线终于调试顺利,原材料的***购也基本到位,凤厂牌口罩生产线正式启动运作,首批10000个“博方众济”牌医用一次性口罩生产成功,日产量可达40万个。
3月6日,碧桂园海南区域第一个收到了碧桂园自产的口罩。碧桂园自主生产的口罩将用于支援抗疫一线,同时确保员工、合作伙伴、施工企业的口罩供应。
日产能到40万,在如今已经算得上是高产了,在满足自身得条件下,还要支援抗疫一线和合作伙伴等企业,碧桂园真的太给力了。
在口罩紧缺、甚至出现***冒伪劣口罩在市场上横行的时候,这些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都会站出来。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并非内心想为社会分担就可以去做,毕竟是有条件的。其实除了春节期间的市民对口罩的需求外,接下来的复工复产,zf单位肯定会要求企业有防疫物资才允许复工,所以这些企业也算是高瞻远瞩吧。
首先碧桂园有别于其他房地产企业的地方是它是全产业链,子公司众多,合作公司更是,那么为了员工、合作伙伴、施工单位的生产经营安全,口罩的需求缺口远远超过我们的想像。那他有什么条件呢?还真有,碧桂园博智林机器人公司旗下博方众济公司是个搞健康的,听说购买生产线联系原材料的时候还是很艰难的,但他们都克服了。3月5日,生产线终于调试顺利,原材料的***购也基本到位,凤厂牌口罩首批10000个“医用一次性口罩生产成功,日产量可达40万个;
“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制造什么”——疫情进入平稳期,全国各行各业逐渐开始复工,人们走出家门,口罩需求量迎来了增长高峰。碧桂园作为投身机器人产业的综合性高科技企业,借助博智林机器人公司旗下专攻医疗机器人领域的博方众济公司,建立口罩生产线,缓解口罩供给压力,在持续不断地驰援湖北抗疫一线过程中增加了有力的武器。
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碧桂园作为拥有近20万员工的大企业,在逐渐复工的过程中,必将面临自己的员工是否有口罩可用的问题,面对紧缺的资源,手握利器的碧桂园拍板决定自己生产口罩。
家底厚,底气足,碧桂园的这个决定看似有点不着边际,但是了解其机器人产业布局后就会知道这个决定做的并不难。博智林公司人才济济,资金充足,成立一年多就提交了1300多项专利,建立个口罩生产线不是什么难事儿。
疫情当前,面对“一罩难求”的困境,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开始“跨界”开展口罩生产,为一线抗疫医护人员、为企业一线作业员工提供必要保障。
在这其中,美的和碧桂园是顺德两大500强企业。
美的腾出了自己的净水器生产间,其具备口罩生产车间要求,能实现无菌无尘的生产要求。
碧桂园这个房企相对来说跨界组建口罩生产线有一定的难度。虽然旗下博智林机器人公司有医疗设备生产业务板块,但是生产口罩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想要生产口罩,从***购口罩机、沟通供应商、寻找原材料、获取生产许可证等等都是紧迫任务。经过25天的紧张准备,“碧桂园”牌的口罩终于成功出品。
这两家企业的口罩,主要用于企业自身员工以及社区工作者,同时免费送到抗疫前线供医护人员使用。
多难兴邦,疫情当头,每个人都不能幸免,每个人也都是防卫的关键。医生不畏危险奔赴前线如同战士一般,各企业各机构也做好供给成为坚实的补给站。上下一心,拥有同仇敌忾的决心,必将迎来生的希望。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rbnw.com/post/16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