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科普进校园的措施
夏季的雷雨天气,该怎么给孩子科普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一、首先,我们要了解:雷雨天气是一种自然气候变化,严重会造成自然灾害,随着科技进步,我们目前的天气可以做到预测了,也就是天气预报。
二、天气预报一般会分四色预报警情,“白色”和“蓝色”就属于“狼要来”的预警信号,尽管天空看起来还是风平浪静,但人们心里应该清楚:一个小时之后或许就会风雨大作!更高级的信号,比如“***”、“橙色”和“红色”,一般是在恶劣天气已经影响本地,而且可能持续甚至变得更恶劣的时候发布。如非必要,人们应该尽可能留在安全地点直到信号解除,并做好意外发生的准备。
三、步行注意:雷雨闪电时,不要拨打、接听电话,最好关机。不要在高大独立的大树下避雨,至少离大树5米外。不要接近一切电力设施,如高压电线、变压电器等。暴雨可导致井盖冲开及路段塌陷市民应注意观察,或寻找一个木棍探路,小心前行。行走时要与高层建筑保持一定距离,避开高层建筑施工现场,避开广告牌、玻璃、花盆等可能的高处坠落物。
四、骑行注意:在立交桥处应远离深水,远离车辆,不要穿行于汽车间,选择地势较高处安全慢行。骑车人不要被雨衣遮挡视线以及影响听力,要注意观察路况。路况不佳时,最好推车步行。
五、驾车注意:要尽量避开容易积水的路段,路遇较深积水路段,不要强行通过。汽车专家提醒,暴雨中行车的核心是控制车速,一要低速驶入水中,二要匀速过水域,三要稳住油门,一气通过。遇特大暴雨时,千万不要冒险行驶,应选择较高安全地带停车。一旦车进入深水,应立即开门下车,以防溺水。打雷时,要关好门窗,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如果车子不小心进水熄火后,千万不能再启动,否则发动机将“报销”,且保险公司可能不予理赔。
六、山区低洼区域居民注意:可因地制宜砌围墙或在门口放置挡水板。一旦室外积水漫进屋内,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触电伤人。如果房子年久失修或是土坯房,一定要出去,不能呆在屋里。面临泥石流等危险地方,市民应在危险彻底过去后再回家,不要马上回家。暴雨过后,进水的房屋要及时通风,让室内保持干燥,并对被水淹过的房屋进行消毒处理,并***取相应的防蚊、防蝇措施。
七、预防疾病:夏天雨季是常态,潮湿的天气也让不少疾病肆虐起来。别再把下雨当做是浪漫,它可能暗藏疾病,以下几种常见病要留心了。连阴雨天丹毒成为常见病之一。妇科霉菌性***炎在雨季容易复发。连续阴雨天,空气湿度大,霉菌、污染物和致敏物增多,也容易附着在皮肤上,引发***。雨季潮湿,不透气的鞋子如不常刷洗会产生真菌,引发足癣。如不妥善治疗,容易传染到其他部位,引起手癣、股癣、甲癣等。关节被雨淋湿了旧患容易复发,在膝关节、肘关节、脊柱等处有疼痛感。适当的热敷可缓解。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rbnw.com/post/16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