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从我做起观后感
有人说“科学是违反自然的”,真的是这样吗?
题主的有人说,不知是谁说的。我没有听过“科学是违反自然的”,不过类似的说法倒是很多。
举个例子,在化妆品市场、食品保健品市场,商家经常宣传“纯天然”,有的甚至拿“恨化学”做广告。一旦是“纯天然”的,价格就比不是纯天然的贵几倍、几十倍。很多买家也迷信“纯天然”,买卖双方一起捧大了“纯天然”市场。
如果给迷信纯天然的人讲“科学是违反自然的”,肯定会有很多人表示赞同。但是“纯天然”真的好吗?科学真的违反自然吗?
举两个例子:药店里卖的维生素E,分保健品和药品两类。标“纯天然”的往往是保健品,价格往往一盒一百元左右;不是纯天然的药品维生素,廉价到两块钱就能买一盒。哪种好呢?国食健字的保健品维生素是按照食品的标准生产的,而国药准字的维生素是按药品标准生产的,药品的标准要远远高于食品。认为“纯天然”的维生素好,实则是在交智商税。
第二个例子:转基因食品安全不安全。很多人听到“转基因”三个字就歇斯底里的反对,反对的一个理由就是转基因是非自然的,认为非自然的不好,还以转基因食品为例说科学要灭绝中国人。在他们眼里,科学一定是违反自然的。殊不知,转基因作物是未来的必然发展趋势,转基因作物的种植能够减少农药的使用、减少农民的作业、降低环境的污染、提高粮食的产量……同时,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早已得到全球多个权威组织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美国科学院、欧洲委员会等的认可。
“科学是违反自然的”,这是***裸的反科学标语。科学人类认识自然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科学只会让人更好的生活。如果没有科学,人类仍然在原始森林里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一边享受着科学带来的幸福,一边骂着科学,这样的人不是傻就是坏。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科学就是认识自然,发现自然规律的学科,从古到今,科学在发现发明的征途上一路前行,使人类的社会越来越发达,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人类的身体健康和寿命越来越有保障。科学如果违反自然,怎么会带给人类这么多的好处呢?所以,科学就是认识了自然规律后,然后干预自然,使自然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发扬自然中好的一面,抑制自然中不好的一面。反之,就不是科学,或者伪科学或者反科学。
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对自然生态产生了一定的破坏作用,这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不到位,一些看起来在当时是先进的东西,虽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留下了一些对自然生态破坏的后遗症。比如一些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当时如果没有这个,可能会饿死更多的人;又比如如果不发现青霉素等抗生素,人类的疾病和死亡就会多很多。但这些滥用导致了一些恶果。现在人们意识到了这些,予以纠正,这种纠正就是科学的前行。
二是人类的自私残忍和愚昧无知,导致了对生态的大破坏。比如战争,比如我国上世纪五十年代对森林的大砍伐,比如人们餐桌上对野生动物的虐杀,这些也导致了对生态的严重损害,大自然以洪水干旱沙漠化等方式对人类进行了惩罚。这正是不遵循科学规律的结果。还有现代科技促进了工业化的进程,但同时人们没有意识到或者故意的回避了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这些也是科学不成熟,没有遵循科学规律的结果。
人类与大自然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体,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就要对大自然进行攫取和利用,在1000万年前,人类刚刚从黑猩猩分化出来的时候就是如此。远古的人类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在竞争中屠戮了许多的物种,最后以地球主宰的身份发展到现在。直到有了科学,才开始认识到人类要长远的生存和发展,既要利用自然,又要保护自然,这就需要一个科学的态度去对待自然。所以,归根结底,科学不是违反自然,而是认识和发现自然,学习和仿生自然,最终达到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完美统一。
(时空通讯原创作品,抄袭可耻,抄袭必究)
科学违反自然这句话是错的,科学是人类对物质及事物运动规律发现和总结的学说,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工具,但是人类在利用科学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确实犯了很多错误,根本原因并不是科学本身,而是人对科学认识不够全面深入造成,比如抗生素发明挽救了无数生命,但发明当初并没有意识到大量使用会有什么后果,如今我们知道了滥用的危害性。还比如都知道绿化造林对地球生态有益,但大面积单一植被种植带来了容易发生虫灾的不良后果,另外生态链出现断裂反而破坏了整体生态,这些都是科学认识不够深入违反了自然规律造成的,科学认识就是实践与理论指导的不断反复提高过程,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越发对世界和宇宙产生敬畏之心,要把握好科学改造与敬畏自然之间辩证关系从而尽可能少犯错误,毕竟人类对科学掌握积累还十分有限,科学应用和推广应以循序渐进顺应自然规律为原则,让科学成为人类不断推向新文明高度的动力源泉。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rbnw.com/post/17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