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十三五节能减排总结-“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本文目录一览:
国家“十三五”期间的节能减排目标是什么?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要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动力,坚持***主导、企业主体、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加快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旨在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引导地区平衡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关系,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绿色转型。十三五期间,国家***取了多方位策略来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实施目标责任制,将国家任务分解到各区域、行业和重点企业,强化责任考核。各地区需根据国家要求设定并落实具体目标。
首先,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减少碳排放的目标。根据规划,到2020年,中国的碳排放强度要比2015年下降18%,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这一目标的设定,无疑为中国的碳排放控制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取了一系列措施。
根据***院印发的《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十三五期间,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建设不少于一个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完成以下目标:直辖市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不少于500万平米,副省级不少于240万平米……改造项目平均节能率不低于15%。
十三五国家节能减排目标:节能方面,到2020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5%,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减排方面,提出全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001万吨、207万吨、1580万吨、1574万吨以内,比2015年分别下降10%、10%、15%和15%。
2020年节能减排工作总结怎么写
现将我局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总结如下: 加强领导,全面部署节能减排工作 xx局节能减排工作按照区委、区 *** 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力开展行政机关节能减排工作要求,及时在干部职工大会上学习传达了有关节能减排文件精神,使全局干部职工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里关于节能减排降耗的决策和部署上来。
节能工作总结1 为了全面贯彻国家“十二五”节能约束性目标,我项目按照上级要求,认真开展了节能减排工作。项目紧紧围绕“节能减排,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因地制宜,深入探索,***取多种形式,把节能减排工作贯穿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之中。
推进我省交通行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保障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我兰坪所紧紧围绕“节能减排,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因地制宜,积极参与,***取多种形式,在广大干部职工中“大兴节能之风,大造节能之势”,广泛宣传,营造节能减排工作的良好氛围,把节能减排工作贯穿于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
节能减排应从上到下,从点到面,方方面面都需顾及,只有把节能减排深入到每个人心中,全体员工齐心协力,才能做得更好。
什么是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
1、能耗双控指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进行双控住,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就提出了要实行能耗双控行动。
2、节能领域的能耗双控是指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是能耗增量控制目标和能耗强度降低,鼓励节能提高能效,保障合理用能、限制过度用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以尽可能少的能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是指对能源消费的控制实行双重约束,即既要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又要控制单位产出的能耗强度。能耗总量控制是指对一定地区或行业在特定时间内的能源消费总量进行限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能源总量控制能够有效防止能源过度消耗,保障能源供应安全。
“十三五”节能减排的措施有哪些
1、“十三五”节能减排的措施有哪些?具体如下:一是坚定不移推进节能降耗。强化标准和政策约束,用绿色“标尺”推动去产能,制定发布《节能监察办法》,组织开展能耗限额标准专项节能监察,推动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2、要把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
3、控制增量,调整和优化结构。要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完善促进[_a***_]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促进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加大投入,全面实施重点工程。加快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水***节约项目。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
4、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要落实节约***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动力,坚持***主导、企业主体、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加快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rbnw.com/post/18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