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监控技术难题

传统监控运维管理有什么不足之处?
业务信息子系统众多,却缺乏统一管理平台;难以感知业务应用健康状况;系统发现问题,无法快速定位根源。
基于此现状,云帮手构建的一体化运维监控平台,通过全方位资源监控和日志审计功能,帮助用户实现了IT***可视化呈现;并通过统一告警,实时掌控IT***运行状况,提高运维管理水平。
有兴趣可以到***了解下载:***s://***.cloudx.cn/download?utm_source=jll-wk
随着企事业单位IT系统规模不断扩大,构成IT基础的设施呈现出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品牌众多的特点,为实现信息***合理配置、有效管理,确保系统安全可靠运行,IT集中监控系统的建设成为企业信息化运维工作的重点之一。同时,运维活动也缺少管控,如没有构建服务台、知识库、CMDB、***管理等基本流程。此外,监控运维并不是简单的“监控+流程”,两者的有效结合也是一个难点。
传统运维面临的问题
错综复杂的IT元素难以有效监控
从宏观上看,IT设施种类各异,组成复杂,从最基础机房动力环境->基础网络->存储->X86(小型机平台)->系统->应用;从硬件到软件;从后台应用支撑服务到前台页面服务,这些错综复杂的IT元素很难有效整合监控。
从微观上细究,特定IT设施种类各异,品牌繁多。以存储为例,品牌涉及IBM、HP、EMC、Net*** 日立、华为、浪潮等,监控对象指标包含磁盘阵列的各个组件,指标包括风扇、电源、电池、控制器、硬盘的状态、实时性能,以及交换机的各温度、电池、主机映射关系等,获取这些指标并非易事。
传统运维工具单一,无法集中管控
企事业单位用户可以通过厂家提供的管理工具,如vmware 的VC客户端,存储的管理客户端,硬件服务器的web管理控制台,或者通过查看日志/硬件设备的指示灯等方式查看运行状态和性能指标。显然,这些零散的方式会增加运维工作量,影响故障发现的及时性,IT运维人员迫切需要一个统一集中的平台将以上监控任务有效整合。同时,由于缺少有效的流程管控机制,运维工作总是处于“救火式”状态。事前无准备,事中无跟踪,事后无法追溯,运维经验无法沉淀积累与复用。
运维过程无流程或流程不成体系
随着信息化及互联网+普及推广,企事业单位已经从大规模的信息化建设向信息化运维转变,运维团队不断扩大,信息化管理流程日益复杂,之前的纸制化审批流程效率低,难以适应新环境下的流程管理,需建立统一、规范、层次化的服务管理流程和服务管理体系。面对复杂的IT环境,缺乏规范化、自动化的运维处理流程,缺乏完善的故障处理和快速修复机制。
监控网络问题?
你所说的通过光模块汇聚的236路监控 应该都是通过多线光缆放线实现的
本人做过道路配套感觉
这个分几种情况
1首先236路监控是否是一路一纤 譬如有几个头子在一路上 那么发射端只需要一个多电口一光口的a端光纤发射器就行。
2有光交换机这种设备 简单说就是可以n路光纤并一路 相信只要正规施工在光缆部分暂不存在带宽不够的情况
3极端情况下就是236路光纤入监控室 说白了就是236只尾纤接光纤接收器b端,再转换成236根网线出来,这种情况下48口千兆以上的交换机也只要数台
4暂时市面上还没有支持百路以上的监控后端刻录机啊 常见的64路就封顶了 所有您这种工程肯定用的到不止一台刻录机啊 你担心的几百路头子理论上不应该只流入一个后端啊 若后端非配好的话 难点只在于布线施工 后端都只要普通设备即搞定了
5能接这种工程的都是大神啊 本人江苏南通天地伟业分销商,兼营监控辅材有不明白处可以互相学习提高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rbnw.com/post/18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