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农户担忧气候变化

2020年局势,稻谷价格会上涨吗?农户还有多少稻谷没有出售?
目前已经是4月份,但是我国整体生猪均价依然出现弱势运行的态势。进入3月份以后,我国整体的生猪猪价就开始下滑。根据猪价系统统计,截止今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6.8元/斤,价格比昨日下跌0.05元/斤,比上周下跌0.23元/斤。现在全国猪价最高地区为海南,今日生猪最高价为19.2元/斤。那么有人预测,到了今年端午节猪肉价格会下跌到15元/斤,你怎么看?
随着各地生猪产能的不断恢复,我国整体生猪均价已经跌到了16.8元/斤,而很多地区的猪肉价格也下跌到21.0~25.5元/斤。目前猪价下跌,养殖户出栏从疫情过后就比较积极,我国华南、华中地区所谓的牛猪已经很少,而随着价格上涨困难,市场生猪出栏比较积极,一方面近段时间饲料价格也跟着上涨,养殖成本进一步增加。比如目前我国玉米以及玉米附属品价格同比上涨了0.8%,饲料价格跟着上涨。
下图今日全国各地生猪价格表,可供参考:(单位:元/斤)
储备肉的不断投放,市场猪肉供应增多。截止今年我国已经进行了4次储备冻猪肉的投放,累计投放共计25万吨,截止今年4月共计投放储备肉已经超过全年15万吨的总量。随着现在全国生猪存栏还没有完全恢复,但是各大猪企在大规模扩张,同时对于年出栏大于500头以上养殖企业还可以获得***贴息优惠政策。猪价下跌,但是养殖利润依然可观,一头200斤大猪出栏获得利润还能保持在2000多元。
现在猪价下跌主要因素是市场猪肉消费进入淡季,同时各大学校还没有开学,企业复工不久,市场猪肉消费不多,同时生猪出栏却大大增加,猪价在市场调节下补补下跌。而一方面随着生猪产能的恢复,我国猪价整体会逐步回调,但是要到端午节猪肉价格下降到15元/斤基本不可能。而且不久各大学校即将开学,猪肉价格将会有所支撑。
而猪肉价格要恢复到15元/斤的话至少要到全国生猪产能全部恢复才可以实现。而经历了猪瘟以后,目前市场缺猪依然存在,猪肉价格也就不可能在端午节回到15元一斤,但是毛猪(生猪)价格估计会达到15元/斤。
这几天,家里正在整秧田,准备种植中稻,虽然今年国家鼓励农民种植早晚稻,但我们那里还是习惯性种植一季稻,基本上没有种植早稻的。当前,2019年产的水稻售粮高峰已经过去了,基层农户有变现需要的基本上卖完了,大部分农户只预留了一些口粮,可以说基层农户手中的余粮不足10%。
近期,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出了主粮品种的市场价格情况,早稻的平均收购价为1.21元/斤,环比上涨0.3%,价格高的达到1.38元/斤;中晚稻的平均收购价为1.29元/斤,环比上涨0.1%,价格高的地方达到1.77元/斤;粳稻的平均收购价为1.38元/斤,环比上涨0.9%,价格表现较好的达到1.52元/斤。2020年水稻价格能否上涨?微尘微视界对此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青黄不接阶段,部分地区稻谷有上涨的动力
通常情况下,水稻价格在不同的时期,其价格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水稻收割季,基层农户有变现的需求,水稻价格就会偏低,有时会低于当年的托市收购价。2020年早稻、中晚稻、粳稻的托市收购价分别为1.21元/斤、1.27元/斤和1.3元/斤,近期水稻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其实跟当前的基层粮源有关,因为此时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新粮还在生长期,而2019年产的稻谷已经过了售粮高峰。在基层农户手中没有多少余粮时,稻谷价格往往会出现小幅度上涨,这种结构性的机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种植户也不需要特意囤粮,因为此时粮源水分会明显降低,如果储存不当还容易出现霉变。
一直以来,临储稻谷库存量较为充足,这主要是因为2004年我国对稻谷实行收储制度,连续多年上调收购价后,使得稻谷的库存量居高不下。近期临储稻谷的成交率表现较好,比如2020年4月30日,计划投放136万吨2014-2016年产的稻谷,成交量为79万吨,综合成交率达到58.18%,其中2014年和2015年的粳稻100% 成交。5月8日***投放142万吨临储稻谷,成交量为73万吨,综合成交率达到51.38%,多地2014、2015年产的粳稻100%成交。当然,这类稻谷成交率较好,主要还是因为价格偏低,2014年、2015年粳稻的最低收购价为1.55元/斤,而临储拍卖时平均成交价分别为1元/斤和1.15元/斤。无论什么样的原因,临储稻谷去库存加快时,将利好于后期稻谷价格上涨。
种植水稻产量、品质的高低,跟天气因素有很大关系,如果风调雨顺,那么产量和品质会较好,但如果出现大面积洪涝或者干旱,容易诱发一些病虫害,正常年份亩产1200斤的,产量就可能降至800-1000斤/亩。近些年不利天气因素增多,稻谷产量也存在一定的波动,比如2019年早稻减产232.5万吨,降幅达到了8.1%。2020年如果稻谷因天气因素有减产的预期,那么相关行情炒作就会随之而来。另外,今年国际粮价出现较为明显的上涨,因为疫情、沙漠蝗虫等因素所致,虽然我国进口大米较少,但如果国际粮价出现持续上涨,那么容易出现炒作行情,不过这种炒作行情不会长久,而且上涨幅度也不会很大。
四、稻谷市场调控力度不小,只会出现结构性上涨机会
近些年,很多种植户深有体会,稻谷价格一直很稳定,而种粮成本却增长较快,主要是租金、人工、农资等价格上涨,有时全年涨幅超过30%,不过种粮成本的增加,并没有带动稻谷价格上涨,因为稻谷价格受宏观调控的影响较大。从2004年至今,我国每年都对稻谷实行最低收购价预案,一旦稻谷价格低于当年最低收购价时,相关预案就启动,农民就可以按照托市收购价卖粮,当市场收购价高于最低收购价时,相关预案就会暂停。由于水稻价格受调控的影响很大,这也意味着后期水稻价格不会有很大的上涨空间。当然,也不意味着所有水稻品种价格都涨不上涨,优质粮源今年仍有上涨机会,部分地区甚至会突破1.8元/斤。
总之,当前基层农户手中余粮占比不足10%,有的农户手中虽然还有余粮,但可能不会急于出手,有的甚至不会考虑变现,这种惜售心理一定程度上会推动水稻价格上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国内水稻市场供求关系是很充足的,特别是普通水稻,处于供大于求的现状并没有改善,即使今年水稻产量出现下降,但市场上也不会缺粮,粮价上涨的机会就很少。种植户想要提高收益,一方面要提高产量,另一方面要多种优质粮源品种,同时发展地方特色的绿色品种,这样才有机会实现增产增收。
以上为微尘微视界对2020年稻谷价格是否上涨,基层农户还有多少稻谷没有出售问题的理解。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多多指导交流。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rbnw.com/post/19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