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层的演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从地面到大气层不同高度的温度有变化吗?
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数千公里的大气层。气体密度随离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变得愈来愈稀薄。大气圈没有确切的上界,在离地表2000至16000公里高空仍有稀薄的气体和基本粒子,探空火箭在3000公里高空仍发现有稀薄大气,有人认为,大气层的上界可能延伸到离地面6400公里左右。据科学家估算,大气圈气体的总质量约为5.136×10^21克,大约是地球总质量的百万分之一。地球大气层按照不同高度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成层(也叫暖层、热层)。
对流层位于大气最下层,厚度在8至17公里会随着季节和纬度而变化,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每上升1000米大约下降6.5℃。因为空气对流明显而得名,是主要天气现象的大气层。
从对流层顶部到50公里左右是平流层,层内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空气流动比较稳定所以叫平流层,在30公里以下是同温层,一般在零下55℃左右,基本不变。
谢谢邀请!
答案是有变化!
尽管我不是专业知识!但凭乘飞机感觉到就该有,这便是农谚语谓之:没吃过大猪肉,那冒见过大猪走么!再就是凭思维想到的,就是平常身边的空气,每千米间也有差别,何况大气层几十公里,风起云涌!其三便是一些物理自然的小知识,也使我们举一反三,科学在研究空间时,将其分为不同的层次,各个层次的差别,在阳光和气流的作用下,温度也是在变化不一的。
非专业研究,仅供参考!!
曾经在一本书中看到有人问过类似的问题:“如果一个人用恒定不变的速度一直上升,他能感受到什么变化?”您确定也要感受这种“出生入死”的体验吗?
首先为你介绍下大气层的基本知识吧。大气层是包裹固体地球外面的气体层。它的总质量大约在5.14×10(18)千克,由各种气体成分和少量的水汽、微生物、固体小颗粒混合而成。原始地球时期的大气层成分和如今差别很大,主要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气;而现在的大气层主要成分为氮气、氧气。这些成分集中分布在接近地面50千米的范围内。大气层由地面到外太空可以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层、暖层以及散逸层。
好了,了解完这些知识,我们开始你的神奇之旅吧。
对流层
***设现在从北京升空,地面温度大约是3℃,在0-10千米范围内的对流层中,温度逐渐降低,这个速率大概在每升高100米温度降低0.6摄氏度。对流层顶端的温度在大约零下53摄氏度左右。好吧,还不算很冷,毕竟漠河就出现过零下52.3℃的极端低温记录。
平流层
说实话平流层的温度会让人舒服很多,当然我们仅仅是说温度。随着高度上升,温度会逐渐回升,在50公里左右的平流层顶部,温度能够回升到零下3摄氏度左右。
中层
这个层位不太欢迎地面来客。温度由50公里处的零下3摄氏度迅速降低到85公里处的零下80摄氏度左右,对人真是极不友好啊。
暖层
这个层位的温度又逐渐上升。大气层真是玩的溜啊。暖层从85公里一直到高空500公里左右。别以为温度会像平流层那样舒服,这里的温度高起来可就没谱了,在400公里的温度就达到了惊人的3000摄氏度以上!
散逸层
能够到这里,就已经不用再纠结高度和温度了。这里空气十分稀薄,温度也在数千摄氏度。但是如果再往外飞,那么就是宇宙空间啦,那里的平均温度,又将下降到接近绝对零度的水平。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rbnw.com/post/20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