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气候变化我国古代气候变化 ,我国古代气候变化一直以来都是历史的

我国古代气候变化 ,我国古代气候变化一直以来都是历史的

cysgjjcysgjj时间2025-04-07 12:17:13分类气候变化浏览6
导读:简述我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古今气候差异?丝绸之路沿途所经过的气候类型有哪些,沿途降水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陕西古代气候?简述我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我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温暖时期一个比一个短,温暖程度一个比一个低;而寒冷时期却一个比一个长,寒冷程度一个比一个强。从近2000年的气候变化看,前1000年相对温暖……...
  1. 简述我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2. 古今气候差异?
  3. 丝绸之路沿途所经过的气候类型有哪些,沿途降水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4. 陕西古代气候?

简述我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

我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温暖时期一个比一个短,温暖程度一个比一个低;而寒冷时期却一个比一个长,寒冷程度一个比一个强。

从近2000年的气候变化看,前1000年相对温暖湿润,而后1000年相对干冷。五六千年以来,中国气候正从温暖转向凉爽,而冷暖变化的幅度随纬度呈现明显的差异,低纬度气温变化的幅度小于高纬度地带。

古今气候差异?

气候变化的时间尺度,大的有地质时期、历史时期、近代气候,小的有年际变化、几十年,上百年等。不同时段气候变化原因不同。

我国古代气候变化
,我国古代气候变化一直以来都是历史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地质时期气候变化时间最长、差异最大。地球最暖时,两极终年无冰雪。最冷时,几乎全部冰雪覆盖。引起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板块运动、大陆漂移、造山运动、高原隆起、大气成分巨变等。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太阳辐射、地球内部因素、CO2浓度、甲烷浓度、臭氧层植被状况、两极冰雪状况等等。

太阳辐射可能有2%左右的变化。地球内部因素也很复杂,地质变化、火山活动等都会影响气候。温室气体(CO2、甲烷等)等因素是影响地球热量平衡的重要原因。近代人类活动引起温室气体剧增。历史时期温室气体变化没有近代大,但也有波动,主要是地球内部排放变化和生物圈变化。森林、植被对气候的影响一般是正循环。森林越多,气候越暖湿,又更有利森林。反之则恶性循环。两极冰雪的影响也是正循环。冰雪越多,反射太阳辐射越多、气候越冷。

我国古代气候变化
,我国古代气候变化一直以来都是历史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丝绸之路沿途所经过的气候类型有哪些,沿途降水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与西方(中亚  欧洲)经济沟通的主要通道,沿途气候类型有:温带季风气候(西安)--温带大陆气候(宁夏、甘肃)--高原高山气候(西藏北部)--温带大陆气候(中亚)--温带海洋气候(西欧)

       沿途降雨量有一定规律:降雨量一般来说逐渐减少,又逐渐增多,但是还根季节有关系,不能一概而论。

陕西古代气候?

虽然,约5000-6000年前的半坡村人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西安人。但是,半坡村那个时候的气候情况与西安并无差别。在1954-1957年对半坡村遗址的5次较大规模考古发掘中,发现了河麂(学名:Hydropotes inermis)、竹鼠(学名:Rhizomyidae)等亚热带动物的骨骼,说明约5000年前的西安是亚热带气候。而现在的西安属于暖温带气候。

我国古代气候变化
,我国古代气候变化一直以来都是历史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亚热带:又称为副热带。秦岭淮河以南、华南沿海以北的地区都是亚热带,其最突出的气候特点是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暖温带:也称暖带。新疆南部、甘肃、陕西、河南山东河北北京都是暖温带,其最突出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你没有想到吧,在约5000年前的西安比现在的西安暖和,或许与长沙、南昌相似,甚至可能与福州广州相似。

距今大约5000年前,西安是亚热带气候,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比现在的西安更暖和而湿润。

境内气候差异很大,由北向南渐次过度为温带、暖温带和北亚热带。年平均降水量576.9毫米,年平均气温13.0℃,无霜期218天左右。复杂多样的气候特点和地形地貌,孕育出万千物种和世间珍奇,堪称自然博物馆,有“小中国之称”。

  陕西省地跨北温带和亚热带,整体属大陆季风性气候,由于南北延伸很长,达到800公里以上,所跨纬度多,从而引起境内南北间气候的明显差异。长城沿线以北为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陕北其余地区和关中平原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陕南盆地为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山地大部为暖温带湿润气候。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rbnw.com/post/22979.html

气候温带变化
物业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总结 环保专业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