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技术监督标准-环保技术监督标准有哪些

本文目录一览:
环境标准管理办法
1、《环境标准管理办法》是我国环境保护部颁布的行政法规,规定了环境标准的制定、修订、审查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内容。
2、第六条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全国环境标准管理工作,负责制定国家环境标准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负责地方环境标准的备案审查,指导地方环境标准管理工作。
3、法律分析:为加强生态环境标准管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法律依据:《生态环境标准管理办法》 第四条:生态环境标准分为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和地方生态环境标准。
4、法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标准管理办法是1983年10月11日由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发布实施,是对环境保护标准管理作出全面系统规定的部门规章。
5、法律分析:生态环境标准管理办法规定的强制性标准规定在《环境标准管理办法》中。
6、s管理是日本企业独特的一种管理办法,指的是有效管理生产现场中的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此种管理方法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推动力,创造一种“***积极参与,事事遵守标准”的良好氛围。
与中国环境影响评价有关的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有哪些?
1、第六条国家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数据库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技术规范进行科学研究,建立必要的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共享制度,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
2、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⑴法律 法律包括宪法中的环境保护条款、环境保护综 合法、环境保护单行法、环境保护相关法。 ①宪法 宪法是环境保护立法的依据和指导原则,其中 的环境保护条款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3、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当遵守有关环境保护标准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技术规范。
4、除上述环境标准外,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对还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包括:执行各项环境管理制度、监测技术、环境区划、规划的技术要求、规范、导则等等)。
浙江省环境污染监督管理办法(2010修正)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和监督管理,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根据《浙江省环境污染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四条:禁止在居民区新建、改建、扩建产生恶臭、异味、粉尘的项目。
方可审批和核准。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管理的具体细则,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订,报省人民***批准后实施。
”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二款中的罚款的上、下限各提高一倍。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及其监督管理活动。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可以根据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决定在第六条规定区域外的特定地点禁止建设可能严重影响环境的项目。第八条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辖区内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环境监测的标准是?
1、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是指为监测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规范***样、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等技术所制定的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等。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是环境标准的组成部分。
2、一级标准:为保护自然生态和人群健康,在长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任何危害性影响的空气质量要求。二级标准:为保护人群健康和城市、乡村的动、植物,在长期和短期的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伤害的空气质量要求。
3、GB50325是5项检测项目,检测前密封门窗1小时,而GB/T18883是19几项监测项目,检测前密封门窗12小时。
4、土壤环境监测的理化指标包括pH值、干物质和水分、电导率、阳离子交换量、可交换酸度、有机质、有机碳、总磷、有效磷、氨氮、 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全氮、钾、钠、硫酸盐、硫化物、氟化物、 氯离子、氰化物21项。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详细资料大全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适用于全国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和特定项目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
2、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境、鱼虾产卵场、仔鱼幼鱼饵料场等。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渔业水域、鱼虾越冬、回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二级保护区。
3、一类地表水质量标准要求。GB3838-2002标准规定,一类地表水适用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区和重要生态环境用水区,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rbnw.com/post/8330.html